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岳文龍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任務,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要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以下簡稱六院)是中國航天液體動力的搖籃和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六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用新質生產力理論指導液體動力改革發展實踐,堅決當好服務強國強軍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性力量,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六院智慧、六院實踐和六院力量。
一、深刻領悟新質生產力,增強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強勁活力
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新征程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六院深刻領悟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義,優化技術創新體系,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夯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人才基礎,不斷推動航天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全力打造航天液體動力新質生產力新動能。
深刻領悟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液體動力前進的理論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從理論上深刻闡釋了新質生產力的本質、特征、動力及其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明確了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核心標志,強調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我們要深刻認識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最新成果,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時代脈搏、把握世界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趨勢作出的決策部署,以更加堅定的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液體動力事業高質量發展。
充分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液體動力跨越的必然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新質生產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我們要把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任務,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動技術革命新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液體動力作用,全力支撐新時代強國強軍偉大事業。
堅定走穩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落實液體動力首責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新質生產力以高新技術、高級人才、現代治理體系為基礎,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載體孕育未來產業,已在實踐中展示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六院必須堅決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作為本職責任,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部署,瞄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首責,培育發展壯大具有液體動力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在推動液體動力自立自強上奮勇攀登,在促進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
二、精準把握新質生產力,賦能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創新潛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類人才素質,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國工會十八大也提出:“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充分激發產業工人的創造精神和奮進力量。”勞模工匠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堅力量。六院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建成的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其豐厚的創新土壤、集聚的創新能量、豐碩的創新成果,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力。
以勞動競賽為平臺,筑牢技能技術基石。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六院堅持“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宗旨,創新建立勞動競賽四級聯動機制,強化職工技術協會建設,夯實技能人員技術基礎。通過開展“名師講堂”、工藝技能人員技術交流、技術論壇、絕招絕技展示等方式,讓更多技能人員有機會與工藝專家、技能大師切磋技藝,大幅快速提升了技能人員的崗位能力。全院現有16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11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其中國家級工作室3個、國防郵電工會示范性工作室1個。有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為牽頭工作室加入了陜西省總工會組織的全省性工作室聯盟陣營,極大地發揮了航天技術優勢,助推陜西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高質量發展。
以創新項目為依托,強化技術成果轉化。六院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領軍人才的標桿示范和帶領技能人才隊伍整體提升的關鍵作用,特別是發揮其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設備優勢,以新科技、新技術為核心,加快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圍繞液體動力科研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和“卡脖子”等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建立健全創新人才和職工創新成果數據庫,為人才培養、成果孵化提供技術保障,使勞模示范引領從“培訓型”向“創效型”轉變,不斷提高液體動力的整體生產制造能力、技術含金量和行業領域的技術水平。
以專業技術為抓手,打造工作室特色品牌。勞模創新工作室以重點難點技術問題為牽引,持續解決了以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自動器生產、精密加工等為代表的多項科研制造瓶頸,實現了工作室從制造產品向“智”造精品的躍升;以“弘揚精神、創新技術、培育人才、傳承技藝”為宗旨,帶動眾多年輕職工邁進先進行列。近幾年,全院工作室開展技術攻關500余項,解決技術難題300余項,申請發明專利300余項,其中1項獲國際專利局授權。
三、扎實落實新質生產力,打造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人才合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培育新型勞動者隊伍,需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貫通、融合發展,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激發勞動者的創造力和能動性,需要更多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技能人才,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求。
建強人才梯隊,深化航天液體動力戰略人才蓄水池。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六院總結出了“技能助力成長、技能助跑成才、技能助推成功”的“智”造文化,形成了精英領軍、突擊手沖鋒陷陣、生力軍迅速成長的技能人才梯隊,打造出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液體動力高技能人才隊伍,為航天液體動力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立足工程實踐,打造“理論+實踐”復合型人才練兵場。勞模創新工作室將技術和理論知識轉化為一線新質生產力,以重點型號、重點項目、重大專項任務為依托,引導工作室建立重大專項制、技術聯動制等實戰練兵機制;以項目任務實際需要為切入點,建立理論研究、工程設計、工藝技術、生產制造等全過程柔性聯動和快速響應系統,實現領銜人“火車頭”帶動向“動車組”全員驅動轉變。
后續,六院工會將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切入點、著力點,匯聚航天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有力支撐航天強國建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一是建立完善創新工作室融合機制,營造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構建以“精神+傳承+技能+創新”為基礎的工作室融合體系和以“品牌+資源”為基礎的工作室聯盟機制,實現產業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努力營造“強強聯合、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持續提升創新工作室攻關能力,構建先行先試的工作格局。以“高知+高技”雙高人才互動為依托,充分利用3D打印、數字仿真等“智”制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數字世界多次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目標,推動航天液體動力產業鏈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從“1到N”的全鏈條突破。三是切實發揮創新工作室示范效應,筑牢航天報國的精神高地。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賡續傳承航天系列精神,堅持開展好勞模工匠進車間、進班組宣講活動,用心用情講好勞模故事,厚植工匠文化,以“匠人匠心”引導職工爭做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
航天事業作為國家戰略高科技行業,是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六院作為駐陜央企,要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不斷發揮勞模工匠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作用,勇當航天液體動力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排頭兵,持續推動航天液體動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續性的長遠發展。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