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齊
一、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從理論意義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職工文化是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文化。職工群眾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人,職工群眾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工作對象和服務客體,而是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成果的創造者、享有者。職工文化既有群眾性的、形式多樣的、多姿多彩的、豐富的職工文化主題活動、職工文化建設載體,同時,又有職工文化價值的自信,或者是職工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判斷職工文化主要不是看職工群眾性的文體活動、文藝匯演、琴棋書畫,而是看職工文化從內容到形式活動所包含和體現的價值取向、正激勵、正能量、精神風貌。包括職工文化活動所表達和弘揚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審美觀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4月28日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提出的工會組織要“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化”。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持職工文化自信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信心。工會組織要增強政治性,尤其是在開展群眾性職工文化活動中要樹立政治意識,不斷鞏固和擴大網上網下同心圓。工會服務工作大局,把廣大職工群眾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要按照發揮先進性作用的要求,在群眾性文化活動中創造鮮活的經驗,要提高標準要求,發揮先鋒作用,為其他領域提供示范和借鑒。
從實踐意義上看。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研究的實踐意義在于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發揮群團組織的優勢。走好群眾路線,確保廣泛覆蓋,把網絡素養教育擺在基礎位置,用好網絡文化和網絡公益載體,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創建廣大職工的網上精神家園。職工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要讓職工在網上能夠找到工會組織,職工樂于參加工會網上活動,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貼近職工群眾、服務職工群眾,打造一批體現時代精神、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職工網絡文化精品。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要提升職工網絡文明素養的需要。形成崇德向善、遵紀守法、文明上網的網絡行為習慣,筑牢網絡空間行為規范底線。在線的職工文化活動,要貼近職工需求,聚焦職工所思所想,善用網言網語,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確保職工文化活動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在網絡社會背景下,判斷職工文化自信主要是指職工文化價值的自信,或者是在職工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從理論和實踐上論證職工文化主要不是看它開展了多少文體活動,通過對神南礦業職工文化建設的典型案例分析,看職工文化從內容到形式活動所包含和體現、表達和弘揚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審美觀的價值取向、正激勵、正能量、精神風貌等。職工文化建設和職工文化自信以及提升職工文化軟實力的宗旨是在職工隊伍中產生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二、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研究的重點在于職工要成為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的主體,讓文化為企業和職工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應當是大家共同的追求。通過對職工文化建設的梳理歸納,結合職工文化理論研究,總結提升職工“軟實力”(價值、思想、理念、態度等)的途徑與方法;通過職工文化建設的實踐分析,論證職工文化自信(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革命歷史文化的自信、英模文化的自信、優秀企業文化的自信)。總結職工文化建設典型經驗和案例,如基層工會把“和諧”作為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的基本定位,開展職工文化“七個一”活動,即有一個職工文化發展規劃,有一首企業歌曲、有一張企業報(刊),有一個宣傳文化園地(欄),有一個職工書屋(閱覽室),有一個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有一次(每年)職工廣泛參與的文化或體育活動等。又如堅持職工文化建設與時代發展相協調,與企業文化相融合,與工會職責相匹配,與職工需求相適應的工作原則,著力打造職工文化交流展示平臺:一是把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文藝晚會打造成職工文化展示的最高平臺;二是把“職工文化展演周”打造成為職工文化社會化展示的工作平臺;三是把職工文學創作基地打造成為各行業職工文學創作愛好者交流互動的活動平臺。
研究的難點是:在萬物互聯、互聯互通的時代,職工文化活動要從傳統的、線下的轉向網上的、在線的,線上線下結合的職工文化活動。工會文化與職工文化的概念均須進一步厘清。理順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的關系,職工文化建設如何傳承體現正激勵、正能量、進而從職工精神風貌展現文化自信。關于什么是職工文化建設、職工文化活動、職工文化載體、什么是職工文化自信、職工文化的共同愿景、職工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職工文化的宗旨、職工文化的信條、職工文化的理念、職工文化價值體系、職工文化軟實力這都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
(下轉三版) 研究的難點還在于理論和實踐上提高對職工文化價值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如:勞動光榮、勞動神圣、勞動致富,勞動創新價值、勞動創造財富。勞動是打開勞動發展史的鎖鑰。勞動文化可以煥發職工巨大的創業動機、創新激情、創造熱情,產生巨大的社會創造力。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水平和職工個人的競爭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以提升職工文化自信、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為核心的職工文化價值體系建設,已經成為從制造大國走向創造強國競爭的重要方面。
當前,要格外重視職工文化自信增強、職工文化軟實力提高帶來的勞動激情、創新激勵和社會凝聚力。如果沒有職工文化層面的覺醒和參與,單純依賴經濟要素,必將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難以解決。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對于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意義所在。可以說,職工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在于“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工人階級的文化自信必將在當代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的實踐中有著更為鮮明的體現和發揮更大的作用。
研究的難點還在于要為廣大職工答疑解惑。一些職工缺乏目標和自我的實現感,正確的價值觀缺失,一定程度上淪為單純為了生活甚至生存去工作的機器。而這些情況的發展可能會導致一些人制度自信的缺失,即對國家、民族以及社會的未來缺乏信心,從而漠視事關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各種重大問題,社會凝聚力和協作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能導致信仰、道德和價值觀被扭曲,甚至出現信仰缺失、不良價值觀盛行的情況。這將致使來自社會傳統、文化、道德層次的自我管理和激勵機制缺失,一定范圍內使社會喪失來自文化的深層次的穩定和優化功能。
三、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研究方法以實證研究為主,選取企業樣本,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以第一手資料為研究素材,同時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并結合以往在職工文化提升方面的研究成果,力爭研究方法靈活多樣,研究材料客觀全面。
職工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研究途徑為:由省工運研究會和能化工會共同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以保證研究工作順利、全面地開展。根據情況和研究需要,將綜合采用實地調查、訪談、問卷、座談會、查閱企業活動臺賬、參與職工文化建設的群眾性活動等不同途徑,使研究主體與客體多元且聯系緊密,能夠保障研究途徑暢通。
推進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的舉措。各級工會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隊伍建設、做好宣傳引導等方面為開展主題活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充分借助和發揮網絡技術優勢,開展網上文化體育活動。推出網上門戶網站即大家一起學、一起吹、一起拉、一起彈、一起唱、一起畫、一起寫、一起練等;二是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網上走進廣大職工群眾,生動形象展現勞動的光榮、創造的偉大,生動形象詮釋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品行高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讓“大國工匠”品牌在網上叫響做實;三是打造全國工會系統服務職工網絡平臺載體,提高廣大工會干部網絡素養和做好網上職工群眾工作的能力,暢通職工訴求表達渠道,不斷增強“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的實效性;四是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工程,扶持優秀原創網絡作品創作,支持優秀作品網絡傳播。
在網絡時代下,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在廣大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職工群眾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既對職工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職工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以電腦、智能手機為終端的新媒體是職工獲取信息服務的主渠道,借助新媒體團結全國職工力量,為提升職工技能素養、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發揮獨特作用。我國職工總人數目前已達3.5億,其中工會會員突破3.2億人。建設網上工運歷史博物館;2、建設完善職工電子書屋服務系統;3、建設工會理論與實踐工作文獻資料數據庫;4、建設涉工網絡輿情工作系統。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職工教育服務工作,也是億萬職工對工會組織的新期待。因此,工會要打造集師資隊伍、教育內容、傳播渠道和受眾群體為一體的網絡在線教育服務平臺,如“翻轉課堂”、“慕課”;成立全國職工“虛擬大學”,是職工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職工書屋為保障廣大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農民工的基本文化權益,豐富基層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國工會開展的一項重要文化工程,是一件公益工程。職工書屋對職工來說就是休閑、閱讀或電子信息集成的理想環境,但這樣的想法就太過簡單了。未來職工書屋功能將有所延伸,職工書屋進入智能時代,Wi-Fi無線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開源軟硬件等多種高科技技術設備,將改變沉悶的職工文化場所環境,知識感知、環境感知、人員感知,將為員工形成一個集服務與創新于一體的全方位、智能化的體驗環境。
四、充分發揮職工文化自信在建設網絡強國中的作用。
在網絡時代下,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職工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兩個維度,以職工文化建設為載體,探求職工文化自信的新途徑與新手段。如陜西省總工會每年三月開展的“創建雷鋒式班組、爭做雷鋒式職工”活動,就是堅持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是一種真正的職工文化自信。網上個別人質疑并否定雷鋒其人其事,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乃至放棄榜樣人物,在職工隊伍中自我瓦解職工文化核心價值。新形勢下,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找回“新中國的榜樣”。學習鉆研、愛崗敬業、助人為樂是對雷鋒精神的一種新詮釋。提振職工的精氣神。向雷鋒同志學習。通過深入開展群眾性的職工文化活動,尋求在網絡社會背景下,堅持和傳承雷鋒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提振職工精氣神,以期在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展現工會組織的新作為、體現工會組織的新價值,引導廣大職工“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的作用。
習總書記強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如果我們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職工文化自信匯聚實現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文化自信承載中國夢。文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原動力和“加速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在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的素質和增強綜合競爭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文化自信,在于文化支撐動力的充分發揮。增強文化自信,就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匯聚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習總書記說,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也就是說,網絡空間不是只屬于某一個人的,也不屬于各別少數人的,而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既然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就是要把職工的網絡家園建設好、維護好。一是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有利推進“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二是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對于各級工會來講,能夠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凝聚起億萬職工網民的磅礴力量,在建設網絡強國、建設網上清朗空間進程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三是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能夠充分發揮工會系統在網絡空間的組織優勢和群眾資源,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中國好網民。四是網絡時代下的職工文化建設與職工文化自信有利于在廣大職工中形成積極支持和參與構建良好網絡輿論生態的濃厚氛圍,網上教育引導和輿論宣傳,引導廣大職工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傳播、促進網絡空間清朗的重要力量,肩負起工人階級在網絡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職工文化自信激發億萬職工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時代精神。文化自信是凝聚中國力量的“向心力”。
職工文化自信是在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中使每位職工體驗著新生活,職工可以通過自媒體、直播,“點對點”傳播信息,瞬間會影響身邊的粉絲參與。因此,進一步提高網上工作水平,通過網絡組織職工、動員職工,在網上工會“亮牌子”、“亮身份”、“發聲”、“亮劍”就顯得更有戰略意義。工會要按照習總書記所說的,“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工會要加快網絡基礎建設,不僅要有工會組織的云服務,還要有分布式的后臺端和服務職工的前端。后端與前端相結合,實現職工個人電腦終端和移動手機終端同步運行。在后臺端要建立一支掌握信息知識,具備信息思維能力,能適應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的人才隊伍。工會信息發布“網狀傳播”;職工傳遞信息“點對點”。在前端欄目設置、主題活動、信息內容、表現形式、版式配置等方面創新,做到信息及時更新,加大信息傳播的廣度深度,讓職工群眾在終端隨時隨地獲取真實有益信息。工會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占領意識形態傳播領域,通過網絡傳播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中國夢,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切實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就更加重任在肩。
(作者系陜西工運研究會副會長、教授)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