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各地有賽龍舟、包粽子、吃油糕、插艾葉等習俗,西府鄉間最盛行的是戴香包。
香包,過去有的地方農村人稱其為“魑魅”。在民間傳說里,魑魅是古時候山林中的怪物,長得猙獰可怖,每年五月初就成群結隊竄出林子,殘害人畜、糟蹋莊稼,甚為兇猛猖狂。人們在與魑魅的長期爭斗中發覺它非常懼怕有濃烈氣味的草物,于是在魑魅將要出山的時節到處尋找有氣味的樹葉和野草。男女老少或將其拿在手里、纏在腰間,或將其插在家里的窗戶和門框上,以驅趕魑魅的侵擾,護佑全家人平安。
后來,人們就把有香味的草物采摘曬干,裝進小布袋里縫制好,再穿一根細線掛上脖子,或者纏在手腕和腳腕上。隨著人們審美日益多元化,原本用于驅趕魑魅的香包逐漸演繹成式樣眾多、精美絕倫的節日裝飾品。
西府民間常見的香包分大、小兩種。大香包模樣有點像寺廟里和尚念經時敲擊的木魚,傳說小孩子戴上能祛毒辟邪。制作時,一般選用大紅色的布料,再填充一團棉花,里面撒上少量精制香粉,一針一線縫起來,上部留一個穿線的小孔,外側鑲嵌一圈由白色布料疊成的、尖角形的“魑牙”,看上去小巧玲瓏,十分惹人喜愛。小香包大小像山杏核,做法也是用布料包一撮香料。杏核本身就是中草藥,孩童頑皮,爬高跳低手腳最容易受傷,戴上杏核寓意藥到病除,保佑健康成長。
香包中最有藝術價值的是“魑魅”,民間藝人們將非遺刺繡工藝融入香包中,制作成小巧精致的五毒蟲或十二生肖動物,用各色繡花線裝飾出漂亮的羽毛,嵌進玻璃眼珠,底部吊垂一綹鮮艷的繡花線,再用絲線穿起來,高挑在細溜溜的竿子上,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甚是喜人。這種制作方法不僅把民俗文化和生肖文化巧妙融合,也為香包注入了新的意蘊。
在西府農村習俗里,端午節這天,全家人一大早就起來,手提籃子,拿起鐮刀,踩著露水去村前屋后采摘香草。
香草,其實就是鄉村常見的艾草、車前草、芨芨草、桃葉、杏葉、桑葉之類的草藥和樹葉,采回家后,倒進開水鍋內,熬制成一鍋氣味濃烈的香草水,大人小孩挨個兒擦洗一遍身子。接著,莊重的戴香包儀式就開始了,小孩們穿上外婆送的換季新衣,按年齡大小站成一排。大人們分工協作,有的收拾做好的香包,給花繩撒上香粉,有的按長短剪線繩,有的專司佩戴,忙得不亦樂乎。先給大香包穿一根花花繩,掛在孩子的脖頸上,不高不低吊垂至胸口位置;再剪一小截花花繩,穿上四五個“杏核”,分別綁在手腕、腳腕位置。
平日里原本邋遢的孩童,經過一番精心打扮,個個穿戴一新,周身上下香氣撲鼻,清爽雅俊,一時大人樂娃娃鬧,好不熱鬧。孩子們跑起來后,胸前的香包左右搖擺,不停地拍打著肚皮,模樣兒滑稽又逗人,而纏在手腕、腳腕的小香包手串散發出的一股股醉人的香味,彌漫在農家小院里,伴著歡聲笑語,醉了滿院的大人娃娃,氤氳出傳統節日濃濃的氛圍。□趙林祥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