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哪里逃!”隨著一陣緊鑼密鼓的銅器聲,從戲臺一角蹦出個孫悟空,霎時,臺下掌聲雷動。華陰市羅敷鎮橋營村文化活動室,華陰橋營村木偶劇團正在排練。
每逢周一、周四,四面八方的木偶愛好者就會聚到這里,彈、拉、學、唱,切磋表演木偶戲。橋營村木偶戲班子的這項活動得益于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傳承人王振忠、華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橋營木偶傳承人王振英兄弟倆的悉心指導,二人被并稱“木偶王”。
木偶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傳統戲曲形式。橋營村木偶劇團成立于1919年,到王振忠、王振英這一輩,已是第四代傳人。
耄耋之年的王振忠,十七歲時跟隨木偶戲第三代傳人牛軍壯學藝,先在西安長安木偶劇團接受培訓,拜袁克勤、薛鶴齡老師為師,出師后在橋營木偶劇團一邊當導演一邊演出。六十多年來,他始終以火熱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這一戲曲藝術表演之中,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與喜愛,獲得渭南市傳承人的稱號。近些年因身體原因雖不能從事演出,但情懷不減,時常關注活動,并適當給予指導。談起木偶戲,他總是激情滿懷,躍躍欲試。
王振英從小學藝,擅長木偶操作表演,雖已八十多歲高齡,仍經常活躍在農村藝術舞臺上。他自幼跟隨哥哥進入橋營木偶劇團,后加入華陰縣(今華陰市)革新社木偶戲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革新社解體,他回到橋營村重新進入村戲班。戲班以本村人為班底,大型演出時人手不夠,還會從外村臨時邀請藝人過來幫忙。
王振英說,木偶頭是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不同情境下的頭飾、衣著打扮不一樣。表演人根據劇中人故事發展需要,用木棍或竹棍撐起胳膊,做出如抬頭、低眉、甩袖、作揖、掄槍舞棒的動作,用拉線做出眼睛轉動等動作。
“當然還有難度比較大的動作,如官人的甩帽翅、相公的挑水、孫悟空的翻筋斗云,都是由藝人的雙手操作來完成。”王振英介紹,有時要保持一個動作的持續性,手指必須長時間彎曲,久而久之手指就變形了。說話中,老人伸出右手,露出了不規則的“7”字形食指。演戲是快樂的,但也為他留下了這一終生的憾事。
為了更好地發揮木偶表演藝術,使這一藝術形式廣泛深入人心,王振英隨橋營木偶劇團演出到過渭南、蒲城、白水、大荔等地,他演的《祭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以步履穩健、動作麻利,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他又能唱,聲音剛強洪亮,表現出了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那時候,農村的劇團屬于業余性質,逢年過節在本村演戲,生產隊給記工分,男工每天十分,算一個勞動日,女工每天九分。出外演戲,村上聯系的照樣有工分。記得那一年在蒲城縣的演出,原計劃三天,結果演了半個月。在一個村子演出,另一個村子提前就下了邀請,他們一再推脫。人家晚上等到戲結束后就把戲箱拉走了,無奈只有接著演;卮搴,村上認為耽誤了生產,每人扣去八個勞動日。
王振英有四個孩子,說起撫養孩子,老婆有訴不完的委屈。“人家的戲比娃重要”,說著低下頭揉起了眼睛。他常常外出演戲,即使在本村,晚上都是后半夜才回家。
那一年,一個孩子發燒,他外出演戲,老婆用毛巾敷在孩子額頭,又是給孩子喂水。捎信讓他回來給孩子治病,他就是放不下戲,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落下個小兒麻痹。
演戲不僅僅是王振英的愛好,在他看來,戲大于天。他無論干啥,一邊干活一邊唱戲,有時靈感來了,便放下工具,雙手比畫著木偶人物,琢磨一個動作的最好方式。對于木偶表演,他有著自己的堅守:“一定要使木偶成為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有喜怒哀樂,才能吸引觀眾、打動觀眾,使塑造的人物深入人心。”他表示,首先從自我做起。“人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自己在勞動生產中不斷摸索,和別人的交流中不斷探討,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現在,八十多歲的王振英還能亮一嗓子秦腔戲,還能擔當文戲的木偶操作。而更多的是指導新人新秀,繼承和發揚光大橋營木偶戲。
農村民間劇團沒有嚴格的活動章程,農閑時定期活動,人多人少無所謂。農忙期間,或家里有個大情小事的,說不來就不來了。
2017年華陰市文體局組織文化巡回演出,團里計劃排練幾出戲,又從外地借調了一些人。正當緊鑼密鼓地排練時,團長家里有事了,一時半會兒來不了,大家推選王會昌擔任臨時團長,領導大家排練,準備參加巡回演出。
劇團成員王會昌患胃癌,做了手術沒幾年,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為了戲團的榮譽,他挺身而出,擔起了責任。要拿出幾出好折子戲,甚至于排練一部本戲,供不同地方選擇演出,需要足夠的力量。文樂坊(板胡、元胡、底胡、笛子)、武樂坊(原鼓、打扇、勾鑼、平鑼)都需要人手。王會昌四處奔波,張羅人才組織排練。身體實在支撐不住了,家人勸他不要演了,好好休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吃些藥堅持了下來。會演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了有關領導的極力夸獎。當問起他當年當團長的感受,他不好意思地說:“都過去了,想起來也實在不容易。”其他人則異口同聲地說:“當得好,出力了!”
木偶戲作為戲曲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主要活躍在當地的廟會上,再就是農村的紅白喜事上。橋營木偶劇團二三十個成員,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八十多歲的老藝人,也有四五十歲的文藝愛好者。他們憑著對木偶戲的愛好,對這門藝術的愛好,自愿聚集在一起,沒有報酬,也不怕辛苦,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他們有一種信念,相信有一天,橋營木偶戲會走得更遠。
□劉聰梅 藺平良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