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彬州龍高的涇水河畔,有一座矗立的山丘,這座山丘下埋葬著古豳國的創(chuàng)始人公劉,當?shù)厝擞H切地稱他為“人祖爺”,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祭拜。
據(jù)《史記》載,公劉為周先祖后稷棄的曾孫,不窋?shù)膶O子,鞠陶的兒子,周文王姬昌的祖先。《史記·劉敬傳》載:“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劉避桀居豳。”由此推斷,公劉大約生活在夏商之間,公元前1600年前后。
夏時,周人先祖棄擔任后稷農官的職務,隨著夏朝由盛而衰,棄之子不窋被罷免其官,自此“奔戎狄之間”,也開啟了周先祖的遷徙之路,而每一次遷徙都帶來了周族命運的根本改變,周族人因此走向強大。據(jù)考證,周族一共十余次遷徙,著名的有五次,一遷于豳,二遷于岐,三遷于豐,四遷于鎬,五遷于洛,其中公劉遷豳、古公亶父由豳遷岐兩次在《詩經·大雅·公劉》和《詩經·大雅·綿》中有明確記載。
據(jù)《毛傳》載:“公劉居于邰,而遭夏人亂,迫逐公劉。公劉乃辟中國之難,遂平西戎,而遷其民邑于豳焉。”《吳越春秋·吳太伯傳》載:“公劉避夏桀于戎狄,變易風俗,民化其政。”《史記·匈奴列傳》亦云:“夏道衰,而公劉失其稷官,變于西戎,邑于豳。”《史記·周本紀》載:“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yè)。”根據(jù)這些史料推斷,公劉遷移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桀(夏人亂),復修后稷之業(yè)。然而他為什么要遷到豳地呢?據(jù)史料推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豳地是適合狩獵耕種之地。《公劉》第二章載:“篤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豳地草木繁茂,適合采摘狩獵;肥沃的土地和水資源,適合農業(yè)生產,可以為本族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其二,豳地是適合建設城郭之地。《公劉》第三章載:“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于京。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豳地有“百泉”,水源充足;有“溥原”和“南岡”,可以建“廬旅”,既能滿足百姓生產生活需求,也能實現(xiàn)軍事戰(zhàn)略需要。
公劉遷豳,不是一代一次完成,而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據(jù)《史記》記載,公劉帶領周族人順著漆水、沮水,渡過渭水而定居于豳地而建宮室。遷徙前,他“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乃裹糇糧,于橐于囊”,儲備了充足的糧食等生活物資;“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帶著弓箭、盾牌等武器啟行。遷徙中,他邊遷徙、邊觀察、邊尋找,帶領族人“陟則在巘,復降在原”,忽登山崗觀測山丘日影,忽下平原勘測水源水向,努力尋找著“度其隰原,徹田為糧”之地。在越過平原、跨過山崗經歷無數(shù)艱難曲折后,終于行至水源豐富、原野廣闊,眾所宜居、可造都邑的豳地。
遷到幽地后,公劉帶領族人“于豳斯館”“于時處處,于時廬旅”建造房屋瓦舍,“執(zhí)豕于牢,酌之用匏”養(yǎng)殖動物促進生產,“其軍三單”嚴格軍事規(guī)劃,“徹田為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建立了豳國。《史記·周本紀》載:“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yè),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其德。”此外,通過甘肅寧縣廟嘴坪遺址、陜西長武碾子坡文化遺址、彬州斷涇遺址、旬邑孫家遺址和西頭遺址等遺跡中出土的陶器、銅器、骨器、石器等物品,有力印證了豳地曾存在夏商時期的燦爛文明。此后,公劉傳位于兒子慶節(jié),經皇仆、差弗、毀瑜、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傳至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因避戎狄之擾,率族人遷于岐山周原,始稱周。
公劉開創(chuàng)豳國、造福人民的精神,已深深刻印在華夏民族的血液中,百姓為其修邑建廟,將其作為農神來祭祀拜謁,緬懷這位華夏農耕文化的開拓者。如今,我們拜謁公劉、緬懷公劉、紀念公劉,就是要通過追尋公劉的腳印尋找中華文明的長存之道,體悟“教民稼穡”的歷史意義,將中華農耕文明薪火相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池海朋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