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國家級新區陜西西咸新區。西咸新區是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也是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肩負著國家戰略賦予的建設“我國向西開放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范例”的重要使命,是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西咸新區對于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引領和帶動西部地區發展、擴大向西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西咸新區”有其獨特的內涵和意義,但是,“西咸一體”乃至“關天”相連的歷史淵源卻可以追溯到很遠的古代。咸陽、西安均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兩市具有共同的歷史發展淵源,自古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首都,是周、秦、漢、唐等13個朝代的都城或京畿重地,是西安的“門戶鎖鑰”,是“首善之區”,在中國歷史上長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著獨特而又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咸陽得名,是因為它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咸陽有著2370年的建都史。據史書記載,咸陽始建置于夏代,當時屬禹貢九州之雍州。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國將國都從櫟陽(今陜西臨潼)正式遷到咸陽,直到秦亡,咸陽始終是秦的都城。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對咸陽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秦始皇認為:“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于是“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秦都咸陽規模巨大,占地遼闊。京畿不設郡,稱“內史”。今陜西關中平原及商洛的一部分,都屬內史地,下設縣、鄉、里,治所設在咸陽。渭水以南及東北區域內多設縣,其地域南達西安戶縣(今鄠邑區)、長安,東至涇陽,西至興平,北至渭河。渭水以北的都城區域內,多設里,里上設鄉。秦末,項羽燒毀秦都城宮殿,大火焚燒三月未滅。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即皇帝位,定國號漢。他采納婁敬和張良的建議,決定建都關中。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安縣,七年定都于此。“長安”的名稱起源很早,它原是咸陽附近一個鄉聚的名稱。司馬遷說:“長安,故咸陽也”,意思是說長安本是咸陽的一部分。《漢書·索隱》按,《漢儀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更名咸陽曰長安。”劉邦在原秦興樂宮之地擴建都城。而將秦都咸陽的渭北地區更名新城縣,隸屬右扶風,漢武帝時改名渭城縣。東漢以后劃為長安縣地。隋朝時將咸陽劃歸涇陽縣。至唐代,始置咸陽縣,直至元末縣城廢毀。唐、宋、金五百年間,咸陽東部是京兆府的重要組成。明朝初年,在原城址西4公里處建新咸陽縣城,1371年建成,城區面積0.318平方公里。后歷經嘉靖、萬歷、崇禎擴建和清代多次重修。明清之際,咸陽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是西安通往西部、西北部的交通要道之一。民國時期,咸陽先是歸關中道管轄,后直屬陜西省。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四周有山水環繞,形成關中平原中的一個小平原。小平原上河流密集,涇、渭環其北,潏、滈繞其南,灃、澇經其西,灞、浐流其東,號稱“八水繞長安”。此八川環繞古長安四周,除增益河山險固之外,還在灌溉農田、方便運輸、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同時也為營建都城創造了有利條件。縱觀歷史,周、秦、漢、唐的首都,都有兩個特點:一是由靠近河流、地勢低平之處,逐漸向比較高爽的地區發展。二是從灃、渭向灞、浐逐漸遷移。無論是西周的豐鎬,秦代的咸陽,還是漢、唐時期的長安,始終均臨渭河(包括其支流灃、滈、灞、浐等)。
作為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自古即為關中農田水利淵藪和水上交通要樞,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發育成長的主要地區之一。渭河在周、秦、漢、唐時曾經輝煌過,長安東西數百里內,是渭水最富庶的段落,她在建都、軍事、運輸、生產上都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舉世聞名的歷史遺存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巍巍秦嶺,浩浩渭水,渭河是關中千年文明的見證者。沒有渭河,就沒有關中平原;沒有渭河,就沒有周、秦、漢、唐文明。西咸新區位于西安、咸陽兩大古都交界處,囊括大量周秦漢唐歷史遺跡:周灃京、鎬京,秦阿房宮、漢長城、渭北帝陵等,這些遺跡是國家級歷史保護遺址,彰顯周秦漢唐歷史文化;西咸新區南依秦嶺,北跨渭河,融合秦嶺渭河生態特色。
咸陽地處中國幾何版圖中心,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距西安僅25公里,為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第一驛站,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板塊、西安咸陽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區。2002年12月28日,西安、咸陽兩市簽署《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書》,“西咸一體”應時而生。如今,隨著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特別是“西咸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西咸新區正昂首闊步地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史飛翔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