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最流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當然,對工會組織來說也是如此。工會組織面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芽又怎么應對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呢?芽對工會工作者來說?只有認真面對問題?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堅持社會主義工會的特色?大大激活基層工會組織的活力?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組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為會員和職工服務?忠實地履行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建立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在實際工作中?不可否認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面對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往往使工會工作者處在困惑之中?顯得無奈與尷尬?困擾著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這些問題主要表現是?
職工隊伍發生了新變化
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我國經濟組織成份發生了變化,形成多元化的態勢。縣、市、區公有制經濟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經濟規模迅速壯大,出現了多種所有制企業同步發展的局面。經濟主體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社會群體分化現象明顯,職工隊伍分布發生了變化,新興產業職工增加,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職工總量不斷擴大。
同時?下崗分流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長期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出現了工會會員的流失。不少下崗職工多年幾乎沒有參加過工會活動?多數已流向社會。
職工與企業的關系市場化和契約化的程度顯著提高,非正規渠道和自主就業的職工數量增多,就業短期化現象突出。經濟組織形式的多元化,分配形式的多樣化,一些國有企業尤其是非公有企業為降低成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通過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定額標準?增加勞動強度,不改善勞動衛生條件?漠視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和生命安全?削減職工工資收入和福利保險及其勞動安全衛生的投入。甚至經濟效益很好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與職工的工資收入難以同步?沒有建立起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由此引發勞動爭議案件頻發,勞動關系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單位出現雇主和勞動者的關系嚴重對立?引發群體性的職工訴求維護權益的事情頻頻發生。特別是一些處在困難中的企業? 生活困難的職工多、因病致貧職工多、企業欠職工債務多?職工要求維權的呼聲迫切,職工群眾利益訴求方式多樣化,對工會的期望值也高,迫切希望工會組織能主持正義,當好他們的代言人。
這些新變化進一步表明?押工會基層組織建設應積極適應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的不同特點?堅持有利于健全工會組織?有利于職工加入工會?有利于激發工會組織的活力的原則?在工會組建的方式和工會組織形式上?探索多樣化的形式? 最廣泛地把職工組織起來?要覆蓋全體城鎮勞動者?壯大工會組織的力量。工會工作的重點是城鎮勞動者中的困難和弱勢群體,工作的內容以救急解困、維護社會和職工隊伍穩定為主?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等維權機制,協調勞動關系。作為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會組織,全心全意為會員和職工服務?讓他們真切感受工會組織的溫暖。
工會組織網絡體系需要健全
處在社會轉型期,經濟轉軌中的工會組織,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觸角輻射的組織網絡體系(省、地、縣、產業工會體系以及原來織就的企業工會、車間、工段分會、工會小組、會員的網絡體系)面臨大考驗。以國有和集體企業職工構成的產業職工大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中,隨著國有企業改制?非公有制經濟的迅速發展?引發出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出現了一些難題。
一是撤銷、合并工會組織的現象依然有蔓延之勢?且難以糾正。有的企業工會實際上設在黨群工作部、綜合辦公室、企業文化部。有的還保留著工會的牌子?甚至有的既沒有牌子?又沒有辦公場所。工會會員關系不能及時隨勞動關系轉移到新單位。據有個地方的調查?押 已改制的企業?工會干部人數大大減少?半數以上的企業削減了工會機構?活動場所被占用。
二是不少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對建工會沒有興趣?認為是花錢自找一個婆婆。新建企業組建工會難?尤其是對不成立工會、應付建會、掛牌工會沒有約束的舉措和辦法?鴉部分國有企業成立集團公司沒有理順分廠和分公司的組織關系?特別是跨地區域的集團公司出現工會組織隸屬關系不清而形成脫節?鴉縣、鄉鎮、街道、社區工會的作用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造成工會工作斷層 、斷線的現象?鴉 還有的地方對鄉鎮、社區、開發區工會難以管理?轄區內的商貿和餐飲小企業、小門店等都是工會組織建設的“盲區”。
三是依法收繳工會經費難?嚴重制約基層工會工作的開展。市、縣一級的工會要到基層單位挨門挨戶收經費?簡直跟討飯一樣。縣、鄉鎮、社區工會經費短缺?制約著工會發揮作用。甚至有的縣工會的工作者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也有幾個月發不到工資的。還有相當多的企業工會沒有活動經費?難以開展工作。
四是相當一些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制度不健全?計劃經濟時期的職代會條例滯后于形勢的變化?沒有新的規則指導職代會規范地運作?職工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落不到實處?職代會流于形式。職工代表的產生缺乏民主性和代表性?隨意指定職工代表和未按法定程序任意罷免職工代表,還有的企業以留守人員作為職工代表?由少數留守人員代表召開的職代會?來決定大多數職工的貼身利益問題?由此而引發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
這些難題啟示我們?押對《工會法》的宣傳貫徹要深入?做到入腦入心?增強法制觀念?真正確立和發揮工會組織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迫切需要工會?期望工會為職工服務?協調勞動關系。這就必須進一步健全工會組織網絡?使之觸角輻射。只有不斷擴大覆蓋面?才能把職工“有困難?找工會”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工會組織要從實際出發?圍繞工會基層組織機構如何設置?干部如何配備?工作職能如何確定?工作機制怎樣創新?如何對基層工會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工會經費的收繳等?必須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從而編織健全、高效的為職工服務的工會組織網絡體系?讓工會組織形成強磁石的吸引力。
工會組織的體制仍須理順
隨著改革的深化?工會組織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工作思路顯得滯后。原有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工作思路是在計劃經濟時期下形成的,在新的時期單靠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或固有的慣性思維來經營工會,職工對工會的抱怨之聲有所上升。
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工會干部的兼職化漸成趨勢。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兼職工會干部的職務角色轉換和角色扮演出現了不少問題。企業在改制中需要壓縮機構、精簡人員,工會主席的配備有由專職普遍向兼職演變。企業專職工會干部與職工人數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就全省而言?2002年全省基層工會干部約1.2萬人?2004年僅有6800人。據調查?有個企業總公司有直屬34個企事業單位?工會主席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生活后勤副廠長兼職的占直屬單位的79.4% 。尤其在一些企業?包括職工人數在500人以上的分廠?穴車間?雪的分工會?幾乎都不設專職工會干部。甚至有的企業專職工會干部與職工人數相比不到千分之一。
有些單位工會組織不能按時換屆、不能及時補選或者選舉未按工會章程的法定程序進行。有黨、政人事部門甚至是黨、政領導直接任免工會主席?還有以工會委員會代替會員大會選舉工會委員會。有一些企業強調改制或以條件不成熟等借口為理由,對本單位工會到期正常的換屆不予重視,導致工會組織長期不能依照規定按期換屆,使工會組織自身建設受到了較大影響。一企業總公司直屬的企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有占總數52%的單位工會不能按期換屆,有的甚至一屆時間長達10以上。
工會干部尤其是兼職工會干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得不到落實。在一些企業工會干部包括兼職工會干部不能與企業同級別的行政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單就工資收入而言?卻比行政同級別干部的工資相差幾個檔次。更為嚴重的是?工會干部為維護職工權益遭到打擊報復?自身權益難以得到維護。
一些非公企業沒有專職工會干部?工會積極分子也很少?班組和車間的工會組織無法建立。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工會主席的產生老板說了算。在工會組建時,沒有發動和依靠職工建會,而是上級工會依靠老板建會。有的工會主席由老板信得過的人擔任,結果是工會不代表職工意愿。工會組織發揮作用的大小?取決于老板的開明程度。有的企業工會組建后,得不到上級工會的有效指導,致使一些企業工會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徒有虛名,工作無經費、活動難開展。企業工會完全依附于企業?工會干部受制于老板,工作難向維權等深層次發展。企業工會干部很難與經營者平等協商與對話。有的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在制度建設、活動內容等方面照搬國有企業工會模式,致使工會工作脫離實際,效果較差,使職代會開成了安排生產的工作例會。
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工會對工作至今還沒有真正“破題”。一些機關的黨、政領導和工會干部,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工會工作在定位、職能的確定等方面認識上還存在著誤區?使機關事業單位工會的作用弱化,導致現在有的機關事業單位工會無所作為,有的甚至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目前仍存在著指導機關事業單位工會開展工作,無論是理論政策或是方法經驗都存在“稀缺”的問題,使不少工會工作的開展無章可循。加上工會干部多是兼職(配備專職的僅有部分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等),由于本職工作繁忙無力在工會工作中去創新和實踐。
社會化分工的變化?現有的產業工會難以覆蓋其產業?還有新興的產業處在產業工會之外。縣、市工會所轄的系統工會?實際是縣上的部、局機關工會?政府和企業的機制轉化?這些工會也適應不了工會在市場經濟中的運行。省屬的國有企業改制后?國資委管理的國有資產企業工會由國資委管理?與產業工會也有不相協調的問題。還有一批原省屬的企業資產管理移交地方管理?對原有的產業工會面對這一趨勢提出了新的問題?等等。
因此?健全工會組織的機構?必須理順和完善管理體制?包括省、地、縣三級工會以及產業工會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都要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約束。企業、鄉鎮、社區街道工會的設立?人員編制、工資待遇等應有明確的規定。工會干部協管也得不到很好地落實?基層單位違反法定程序?隨意更換任免工會主席?也不征求上級工會意見?往往形成協管工會干部懸空。由此看來?針對不同類型單位?明確和探索工會工作的定位?以及建立、健全和完善適合市場經濟的工會干部協管機制也是不可忽視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干部的社會化、職業化是大勢所趨。兄弟省市工會的實踐和探索為我們提供了可學習和借鑒的經驗?這對我們破解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遇到的難題?無疑找到了答案中的一種。同時?也為我們加快推行工會干部社會化、職業化開辟了新路子。
基層工會組織自身建設亟待加強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基層工會組織建設面對的新問題?對工會工作者來說?的確是機遇和挑戰。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基層工會組織的自身建設顯得較為薄弱。
工會干部協管機制不健全。工會組織自身對干部的管理、考核、選用、獎懲沒有形成系統的、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機制或者協管機制?影響了工會干部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基層工會組織建設。
熟悉工會工作的專業化干部少。目前?相當一部分工會干部是從黨政機關或者從別的機關轉移過來的?缺乏工會專業化知識和技能?他們對工會的基本知識?經濟管理、法律知識等工會工作的業務顯得生疏?工作起來很盲目?往往出現用黨政工作的老經驗來應對新時期的工會工作。企業工會的專職干部減少?非公企業沒有專職工會干部?工會積極分子也很少?班組和車間的工會組織無法建立。這就顯示出工會干部的專業化培養?工會干部社會化、市場化、職業化還沒有形成?很難適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來經營工會的需要。
工會干部的培訓落實不到位。對工會干部的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系統的專業培訓很少?短期的培訓也不正常?培訓制度落實不到位?雖有短期專題培訓?但培訓內容顯得零散?往往以“會”代替培訓?因而大多數的工會干部系統的對工運史、工會知識和工會理論知之甚少。
工會干部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不佳。一些工會干部民主意識差?缺乏群眾意識?對勞動者沒有感情?甚至有的工會干部形成了一種官氣?還有個別工會干部有種“霸氣”,目無組織紀律。也有工會干部貪污腐化?為自己謀私利,職工群眾對此很不滿意。還有的工會干部思維陳舊?理論知識缺乏?沒有創新和創造精神?工作起來畏首畏尾?應對復雜的局面、協調勞動關系、依法維權能力不足?既不敢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不善于維護勞動者的群益。
工會組織的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被弱化?《工會法》確立工會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很難顯現出來?工會在黨的領導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足。工會工作滯后于會員和職工的需求?遠遠滿足不了勞動者對政治民主權益、經濟利益權益和精神文化生活權益等方面的多樣化、多層面的需求?在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中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硬件設施缺乏。還有一些工會組織沒有辦公場所?沒有職工活動場地?設施很少?職工的精神文化活動難以開展?造成職工文化生活單調、貧乏。
由此看來?不論在軟件還是硬件上?加強基層工會組織自身建設迫在眉睫。《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工作的決定》?鮮明地提出了"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明確指出要把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信賴作為基層工會工作的目標?把做好工會組建、服務發展、促進和諧等六項工作作為新時期基層工會工作的主要任務?這就使得基層工會工作指導思想更明確?工作內容更加規范?工會領導機關服務指導更加科學。會員和職工期望以此為目標?基層工會組織在“組織起來?切實維權”中有更大的作為?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