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媒體有關“依維柯”營運車車主不滿新收費標準,維護自身權益而采取過激行為,致使西寶高速路交通被封堵癱瘓數小時的報道(詳見5月13日陜工報),筆者腦子里冒出一個想法:如果“依維柯”車主們在此前已建立自己的工會組織,而省高速公路集團也能在這次新收費標準方案實施之前,與對方工會充分溝通,取得共識,那么,其“封堵”事件還會發生么?我看多半是不會發生的。如是,也就無須勞動警方“采取果斷措施,強行清障”,并依法處理了“7名堵路人員”了。
當然,事先防止出“亂子”的途徑很多(如媒體強調的須加強相關宣傳和解釋工作)。但從協調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矛盾和關系角度講,工會組織的作用不可缺少缺位的。據有關資料介紹,在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在法國,工會的地位和作用既權威又活躍,舉凡涉及到勞動者和弱勢群體利益方面,都可見工會的巨大影響力。如是介紹不是主張國內工會亦可以亂“開價”,或動輒宣布采取過激行動。而是意在指出:在與資方(包括以政府名義或具有官方背景的強勢集團出臺的政策)發生利益沖突中,勞動者一方往往處于弱勢地位,故其維權能有自己的工會“撐腰”,自是力量大了許多;其次,負有維權職能的工會組織,亦須依法和理性從事,通過與對方積極協商和充分溝通最終實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當然,也可能由于對方堅持不讓步,一時談不攏,導致矛盾升級、激化,但無論怎樣“激化”,也都不能突破相關法規法律的底線。總而言之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日趨進步和完善,作為法治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會組織不可或缺。對某些特殊行業(如本文所說的“依維柯”營運車車主和司機),也應加快其工會組織組建工作才好。 ■老柯